今年是暖冬还是冷冬?国家气候中心最新研判!
据中央气象台消息,今年家气3日起至5日,暖冬新一股强冷空气开始影响我国,还冷候中九游长江中下游以北地区气温将先后下降6~10℃,冬国内蒙古中部、心最新研华北北部、今年家气东北地区南部等局地降温可达12℃;内蒙古中东部、暖冬华北、还冷候中黄淮、冬国东北地区中南部等地伴有4~6级大风,心最新研九游阵风7~9级,今年家气北部和东部海区将先后有7~8级大风,暖冬阵风9~10级。还冷候中
今年是冬国暖冬还是冷冬?
国家气候中心研判
近期,我国多地开启降温模式,心最新研大家在深秋感受到了冬的气息,纷纷讨论冷冬是否即将到来。关于冷冬的热议,离不开“幕后推手”拉尼娜。早在今年9月,世界气象组织就预测拉尼娜准备在秋季“返场”。许多人认为拉尼娜的出现,意味着冬天将变得更冷甚至带来超强寒潮,但拉尼娜与冷冬是否能完全画等号?它对气候变化究竟有哪些影响?来看国家气候中心的分析。
拉尼娜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大范围海表温度持续异常偏低,也就是连续6个月较常年偏低0.5℃的现象,它的出现常伴有热带大气环流的变化,例如风、气压和降水量的变化。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,拉尼娜对全球气候有相对短暂的降温效应。
据统计,1951年至今发生了15次拉尼娜事件,1986年以前拉尼娜事件的当年,我国冬季均为冷冬,但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,1986年以后拉尼娜事件当年,出现暖冬的频率增加。
拉尼娜其实并不意味着冷冬。我国冬季究竟是偏冷还是偏暖,与东亚冬季风强度密切相关,北极海冰、欧亚积雪等也起到重要作用。不过从统计数据来看,出现拉尼娜以后,我国冬季偏冷的概率更大一些。由于今年的拉尼娜可能是一个较弱的事件,它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这个冬季的气温,还有待观察。
就发生频率而言,厄尔尼诺发生不规律,大约每两到七年发生一次,通常在一年内迅速成熟并衰减。拉尼娜的强度通常比厄尔尼诺弱,但持续时间更长,通常能达到约9—12个月,有些甚至能持续两年以上,也就是所谓的多年期。2020年到2023年就发生了21世纪首次“三重”拉尼娜事件。
国家气候中心预测↓↓
未来拉尼娜连续发生的频率可能增加
从全球范围来看,拉尼娜不算是大概率事件。在过去100年里,全球共发生了20次拉尼娜事件,其中10次为一年事件,10次为多年事件。但值得注意的是,多年期拉尼娜事件的确发生得越来越频繁了:自21世纪初以来,全球已发生5次多年期拉尼娜事件。
多年期拉尼娜事件由于对应着更强的海温异常,往往会对全球气候、环境及经济社会带来持续性和叠加性的破坏影响,并显著提高极端天气灾害的发生风险。这些观测事实揭示了目前多年期拉尼娜事件的加速趋势。
今冬易出现阶段性强降温、强降雪
· 国家气候中心预测,今年秋冬季我国较易出现阶段性强降温、强降雪天气。
· 建议农业农村部门加强对设施农业和畜牧业冻害、雪灾和大风灾害的防范;
· 交通部门做好低温强降雪大风灾害风险预案;
· 相关地区和部门根据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及时做好设备除冰、道路除雪等维护、维修工作。
来源:“人民网”微信公众号
- ·清远鸡在杭州:百亿新征程,电商新道路
- ·共建文明古镇 同享水墨家园
- ·高于全球平均增速!2012—2023年,中国服务贸易年均增速6.2%
- ·广东石山绿美有良方!全省岩溶石漠化、沙化地域植被盖度均超80%
- ·“短途游”成热门选择 清明假期日均客流预计破4000万
- ·名山县人民检察院立案查处雅安首例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案
- ·数说中国·75载辉煌成就丨向着科技强国加速迈进——新中国成立75周年科技事业发展综述
- ·8月中国快递发展指数为407,跨境服务能力稳步提升
- ·前2个月广东软件业务收入居全国第二,同比增长6.5%
- ·宝兴县在校园内开展学习十八大精神活动
- ·汉源地税 组织收入突破七亿元
- ·今年第14号台风“普拉桑”生成,将趋向我国东海海面
- ·南农晨读丨绿美大良
- ·云峡与土司 五龙大峡谷隐藏的秘密
- ·石棉县人大常委会增强责任感 认真履职
- ·雅安市蒙顶山茶叶交易所通过了省级检查验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