冲锋在离危险最近的地方…八旬抗美援朝老兵张忠忆峥嵘岁月
掌上梅州讯 “雄赳赳,冲锋朝老气昂昂,离危跨过鸭绿江。险最旬抗九游保和平,地方卫祖国,美援就是兵张保家乡……”当抗美援朝老兵张忠唱起这首《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》时,记忆仿佛又回到了70年前。忠忆峥嵘作为朝鲜战争的岁月亲历者,10月27日,冲锋朝老张忠通过视频连线的离危方式,向记者讲述了当年他在战场上的险最旬抗那段峥嵘岁月。
张忠,地方1933年生,美援梅州市梅县区人,兵张九游梅县区卫生局退休干部。忠忆峥嵘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时,为三野炮七师二十一团三营观测员。退休后的张忠,跟随子女前往深圳生活,目前居住在深圳市一家5A级大型养老机构内。当记者辗转联系上他本人时,他既惊讶,又兴奋。张忠说,感谢你们一直记得我这个抗美援朝老兵。
张忠。
“我是1949年参军,在兴梅军分区教导大队第三中队,之后整编来到三野,又被部队选到炮七师并且到南京炮校学习。”张忠说,在经过一系列的正规炮兵学习训练之后,1950年,他随部队奔赴朝鲜战场。一路从南京炮校开拔到丹东,跨过鸭绿江,进入朝鲜,部队都是步行前进,每天急行军100多公里,走了10多天到达指定位置。“当时我们晚上行军,白天睡觉,敌军在白天到处巡逻,不敢前进。为了完成行军任务,打瞌睡也不能停下休息,很多战士走到脚肿流血,没有知觉。”张忠回忆道,那时他身体素质好,经常帮助走不动的战友背背包,宿营在朝鲜村民家中时便帮助村民打扫卫生、挑水。他也因为行军途中表现优秀,为此荣立三等功一次。
张忠年轻时的照片。
“朝鲜战场环境非常艰苦,执行任务时,渴了喝一捧生水,饿了在干粮袋里抓一把炒黄豆放进嘴巴里咯吱咯吱地嚼嚼咽下去,冬天就着雪地里的雪吃,雪是苦涩的,很难咽下去。”谈起朝鲜战场上的那段岁月,张忠依然记忆犹新。
张忠是炮兵观测员,负责炮兵的侦查工作。执行任务时,张忠需扛着观测仪器,冒着枪林弹雨,穿过敌军封锁线,寻找观察的最佳山头地点,用观察仪细心地寻找炮击敌军的最佳位置,在本子上详细记录下来,然后快速回到部队,上交珍贵的第一手资料。但这也意味着他们离危险最近。有一次张忠执行完任务,扛着观察仪往回走时被敌军发现,随即一个炮弹便朝他所在的方向打了过去。“我突然听到炮弹袭来的呼啸声,就机灵地伏在地上,瞬间听到爆炸声响,炮弹几乎擦肩而过,刚好落在隔壁部队的坑道上方,坑道顿时夷为平地!”张忠说,等炮火一停下来,他们便从地上爬起飞快地跑向落弹地点,对被炸塌的坑道展开抢救,没有铁铲的就用手扒,战友们扒到手都出血了。遭到炮炸后的坑道泥土是滚烫的。最后,从坑道里扒出来的是一具具同样滚烫的但已经没有生命的战友身躯。
张忠荣立三等功的证明书。
“战友的悲壮牺牲,更加激发了志愿军官兵要打败敌人的决心。”张忠告诉记者,当时,美军的装备先进得多,炮的口径、火炮数量、弹药量都比我军多好几倍,还有飞机空中优势的支援。但我军靠勇敢坚强的意志和灵活机动的战术打击敌军,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。
1953年7月抗美援朝结束后,张忠凯旋回国,进入梅县区卫生局工作,直到1994年退休。“我在这边现在生活的很好,每天和老伴一起弹琴唱歌,写写书法,最近我还学会了跳舞……”采访当天,张忠向记者分享了他退休后的欢乐时光。已88岁高龄的张忠,身体依旧硬朗,精神矍铄。他说,“70年过去了,我依然怀念牺牲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战友,同时也感谢祖国的强大,感谢祖国对我们志愿军老战士的关怀。”
张忠和老伴的合影。
本报记者:洪国栋
图片、视频均由受访者家属提供
编辑:张晓珊
- ·12地获资金支持!公路水路交通数字化转型升级区域扩容
- ·广交会什么样的产品能收获海外订单?他们稳稳“拿捏”
- ·石棉县启用视频会议系统 提高行政效能
- ·超强台风“康妮”今日将登陆台湾岛 南海北部等海域阵风可达11级
- ·梅州:满山飘茶香,春日采茶忙
- ·浙江南浔荻港古镇:探访非遗里的中国陈列馆
- ·“娘子军”闹春节 狮子灯展民俗
- ·衣食住行面面俱到!商务部:5大城市消费月期间将举办237场活动
- ·梅州市林业局党组布告、局长熊锋松接受纪律魔难以及监察审核
- ·外交部:中方将继续坚定支持古巴人民反对外来干涉和封锁
- ·中方支持安理会运用所有选项 采取进一步行动实现加沙停火
- ·手慢无!广州国际灯光节11月6日中午12时开启预约
- ·妨碍17日7时,梅州5个河流站水位超警,4宗水库泛起超汛限水位
- ·欧委会公布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终裁结果 中国机电商会回应
- ·潜逃七年化身保安队长 逢疑必查民警抓获嫌犯
- ·2024年潮州市消防张扬月行动启动